银行业IT解决方案一般来说包括软件和IT服务,行业内的技术提供商主要向银行提供满足其渠道、业务和管理等需求的软件或软件开发服务。从功能上划分,银行IT解决方案大致上可以分为业务类、渠道类和管理类解决方案:
(1)业务类解决方案指对银行的正常业务运作提供服务的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强调交易的实时性和事务性,使用者是银行的柜员、后台处理人员、管理人员或者客户本身,银行的绝大多数生利业务都是通过业务系统处理的,支付与清算系统、核心系统、中间业务系统、信贷操作系统等均属于此类。
(2)渠道类解决方案指提供多种渠道的客户请求接入业务系统处理的一类系统,柜员系统、银行卡系统、自助银行、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和渠道管理系统等均属此类。
(3)管理类解决方案建立在对业务数据和第三方数据来进行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使用者主要是银行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或者决策者。后台资源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方案、商业智能、金融会计和稽核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均属于此类。
在技术方面,随着分布式、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在银行业的实践案例日益丰富,尤其是分布式架构转型的浪潮,引领了银行业新一轮IT建设的景气周期。银行传统的IT系统采用集中式架构,在多年的升级和维护中暴露出主机扩容成本昂贵、资源弹性差、开发速度慢等缺陷,无法适应业务部门对于产品创新、渠道扩展、客户关系管理等创新的需求。而基于分布式架构和微服务体系的系统凭借更低的成本、更强的可控度以及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特性,在局部已取代传统架构。例如,农业银行于2017年起开始启动核心系统分布式架构转型,2020年8月首个分布式示范应用已成功投产;平安银行信用卡A+新核心系统完成切换投产,成为业界首个将核心业务系统在服务不中断情况下无缝迁移到PC服务器分布式架构的成功案例。未来,随着中国银行业IT基础架构的转型进程加快,新技术的普及将重构传统的IT解决方案,行业整体研发投入和技术门槛将逐步的提升,由此推动市场增长的同时也将提高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技术壁垒。
在新产业和业态方面,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出现了竞争与合作的新业态。过去几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积极推动金融与科技的深层次地融合,部分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情况如下:
新兴银行系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成为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新生力量,与传统提供商既竞争又合作,未来竞争合作态势将继续变化。银行IT解决方案提供商交付模式转变为“软件+服务”,银监会要求银行优先使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银行类客户强调自主创新且未来趋势延续。
在市场竞争方面,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23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8,000家,行业参与者众多,市场集中度不高,竞争态势趋于各家研发技术水平、人才团队管理和项目经验积累等总实力的比拼。按照市场参与者类型不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银行业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其IT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80年代国内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从网点的电子化开始,到90年代基本完成了分行集中的信息服务网络构建;2000年以来,银行业开始实施数据大集中,也就是将分行级的数据中心的业务和数据集中到总行级的数据中心,所有业务在后台由数据中心统一支持,并通过集中式的软件架构运行;近年来,随着网络业务的发展和金融软件自主创新工作的深入,集中式软件架构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应用场景和总拥有成本等方面的劣势越发明显,分布式架构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在发展初期,数据库、基础软件平台和应用几乎被IBM、Oracle等国际软件巨头垄断。随技术的不断迭代,在应用软件方面,国内供应商与国外供应商已无明显技术差距,并且国内供应商从本土实践经验出发,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深入结合行业特点和业务流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在定制化开发、运维服务与系统集成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明显;在数据库和基础软件平台产品方面,国内供应商在部分领域已取得突破,能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厂商水平。此外,相关开源技术日益丰富,也将不断的提高国内供应商的整体技术水平。
当前,银行的金融服务正处于不停地改进革新和发展时期,因此就需要银行IT解决方案提供商构建面向未来的基础软件架构,并具备快速响应业务需求、敏捷高效的应用开发能力。供应商需要在深刻理解业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研发产品,同时满足安全性与合规性要求,进而提高了行业的技术门槛。
银行等金融机构对IT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严苛的要求,因此对供应商的规模、成立时间、同业实施案例以及所获得的认证情况有较高要求。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细分领域较多,各领域的优势企业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实践论证,已形成较强的技术专业性,科学的交付方法论及组织管理模式。因此,行业新进入者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运营和同类项目的成功案例,才可以获得客户的认可。
金融行业特点导致除要求技术人员有软件开发能力外还需了解业务等,复合型人才短缺。银行IT技术更新快,管理团队需有人员管理能力和准确判断。复合型技术人员和成熟管理团队培育周期长,构成行业进入壁垒。
近年来,我国推出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金融软件改造。中国人民银行于2022年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22–2025年)》,引导与支持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大目标纲要”提出将实施金融安全战略作为国家经济安全保障重点方向之一,要推进金融业信息化核心技术安全可控,维护金融基础设施安全。
银行业作为金融业信息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随着分布式架构、微服务、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新兴技术推动银行IT投资高增长,国内厂商受益,行业发展前途良好。
2020年以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合并重组加速,成为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的重要机遇。考虑到我国现存的四千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来银行业合并重组事件可能将长期存在。中小银行的合并重组将产生大量新系统建设、原系统整合、数据迁移等方面的需求,未来增量市场巨大。
伴随着国内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众多厂商考虑进入国际市场,“软件出海”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一方面,国内的金融机构进入国际市场,带动了银行IT解决方案提供商参与海外市场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海外银行IT市场存在巨大空间,港澳地区与东南亚地区银行信息化水平与国内银行业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对银行IT系统建设有着非常大需求。
由于行业内企业的主要成本为人员薪酬和发生的差旅费,支付较为刚性,同时下游客户的结算和验收流程较为复杂,回款周期较长,导致企业要承受较大的金钱上的压力,限制了企业的业务规模扩张以及研发能力的提升。
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属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既懂软件开发又具有金融行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有较大需求。项目经理不仅需要扎实的软件基础,而且还要具有多年金融行业知识积累,熟悉客户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目前,该类人才较为缺乏且培养周期较长,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坏因之一。
《2024-2030年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市场调查与研究及发展的新趋势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有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使用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
第三章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银行业IT解决方案所属行业2024-2030年规划概述
第五节 2019-2023年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财务能力分析与2024-2030年预测
第六章 POLICY对2024-2030年我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第九章 普●华●有●策对2024-2030年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产业体系调整分析
第十三章 普●华●有●策对2024-2030年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投资前景展望
第三节 2024-2030年规划将为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找到新的增长点
第十四章 普●华●有●策对 2024-2030年银行业IT解决方案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