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作为其“加油站”的充电桩,在我市也迎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
在中心城区,除了公园、商场、街边建了公共充电站,一些居民小院也装上了充电桩。
盐湖区东城街道槐树凹村居民陈运霞于3年前就拥有了个人充电桩,实现了充电自由。
1月7日晚,陈运霞下班回家后,在自家小院即可给她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如同给手机充电一样简单。
陈运霞在市区滨湖一号小区物业公司上班,日常上下班、接送孩子等,都以新能源汽车代步。
当时,她的个人充电桩未安装,她就在工作单位附近的航天公园或禹都南门附近的公共充电站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虽说,在公共充电站使用快充枪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给新能源车充满电,很方便。但如果拥有个人充电桩,当然更好了,因为会更省时、省事、省钱”。
后来,她邀请汽车4S店工作人员上门为其敷设线缆、安装充电桩,并到运城供电公司营业厅申请接电、安装电表。
“充电桩接电、安装电表比普通接电要复杂,待一切办妥后,就极其便利。”陈运霞说。
陈运霞的个人充电桩属于慢充,每当新能源汽车电量剩余20%~30%时,她就给车子充电,充满一次仅需4元多,出行成本下降不少。
受陈运霞影响,4个多月前,同事闫玉洁卖了自己的燃油车,入手了一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闫玉洁家住盐湖区陶村,也拥有独立的院落。新车到家后,比亚迪4S店工作人员上门为她敷设线缆、安装了附赠的充电桩,闫玉洁通过“网上国网”App申请了装表接电。很快,运城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便上门为其装上了电表,通上了电。
和陈运霞不同,闫玉洁上班期间在市区禹都市场附近租房住,有时需要在禹都南门对面的公共充电站给车充电。每周末回家,就在家里充电,从不担心车子电量不充足的问题。
“开燃油车时,一个月油费需要320元,现在一个月只需七八十元,出行成本节省四分之三。”闫玉洁说。
有电驰骋千里,无电寸步难行。在公共充电桩和个人充电桩的加持下,和闫玉洁一样的新能源汽车车主,渐别了充电困难,实现了充电自由。
记者从运城供电公司获悉,个人充电桩装表接电适用于电压等级为220V、380V的低压用户,需要经过申请受理、装表接电两个流程。
2.选择“个人桩”,点击“充电桩接电”,再点击“所在地区”,即可“开始办理”。
申请个人充电桩装表接电,需要出示以下材料:车位使用证明(车位产权证、车位租赁证明、车位及允许施工证明之一)、产权人身份证明(身份证、护照、户口簿、军人证、台胞证及港澳身份证件、公安机关户籍证明等,任选其一)、物业证明(物业公司允许施工的相关证明等)、购车证明(购车发票、购车合同、购车意向书、行驶证等证明之一)。
部分农村地区用户,不需要出示车位证明和物业证明,只需上传村委会出具同意安装充换电设施的证明材料即可。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标注明确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