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按用途可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其中乘用车包括轿车和 9 座以下的大多数都用在乘坐的汽车;商用车通常以赢利为目的,主要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一般指货车和大中型客车。汽车产业链已发展较为成熟,行业利润水准总体较为稳定。从行业利润的波动情况去看,在细致划分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具有较强技术优势或具备更大生产规模及模块化供货能力的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能够更好地抵御上下游价格波动对利润水准影响的风险。因此,拥有领先生产技术及持续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具备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能获得较高的利润水平。
我国汽车工业起步于 1956 年,主要依托一汽、二汽的开工建设,最初主要为国产卡车做配套维修,汽车零部件生产多为整车厂附属产业,主要由整车厂特定部门或分子公司完成;1978 年以后,我国轿车工业开始起步,汽车零部件行业逐渐为轿车配套,技术上的含金量逐渐提升;进入 1990 年代,随着外商投资力度的加大和汽车国产化的推进,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逐渐发展壮大,同时,基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专业化分工的需要,汽车零部件产业逐渐从整车厂剥离,独立化生产趋势逐步显现;2001 年加入 WTO 以后,我国汽车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随之逐步完善。目前,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的推动,汽车与新能源、信息通信等加速融合,汽车零部件行业正朝着模块化、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迈进。伴随汽车工业持续不断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日益壮大,并突破国外壁垒,参与国际竞争。
近年来,受益于宏观经济和整车制造业持续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5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年营业收入 2,000 万元以上)营业收入首次突破 3 万亿元。2018 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和下游整车需求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出现一定波动,但整体规模仍保持在 3.3 万亿元以上,尤其 2020 年以来,虽受经济下行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实现逆势上涨,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营业收入持续增加,2021 年营业收入达 40,667.65 亿元,同比增长达 12%。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围绕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等主要汽车集团,我国已基本形成长三角、中部、珠三角、京津冀、东北和西南六大汽车产业集群。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以上六大地区整车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 78.04%的份额,构成了我国整车产业的基本生产格局,汽车产业集群特征明显。
我国是商用车制造大国,商用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前十大商用车企业市场占有率合计为 79.1%,其中前三大商用车品牌北汽福田、东风集团、一汽集团销量占比合计 35.9%。商用车产业集中度高的特征,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尤为显著,以 2022 年为例,仅中国重汽、东风集团、一汽集团、陕汽集团、北汽福田 5 家中重型商用车销量占比超过80%。
汽车零部件产品往往为定制化产品,零部件企业根据所配套的整车制造商的定制要求做模具开发、制定工艺路线并组织生产。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整车制造商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关系紧密,汽车零部件厂商会在新车型开发初期就介入,与整车同步研发、生产相关零部件,以保证零部件能与整车同步推出,同步升级。因此,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相互依存,考虑到时间及成本因素,整车制造商正常情况下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一旦确定其合作供应商,便形成相互依赖、长期合作、一起发展的战略格局。
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一般选择在整车厂附近设立生产基地,其区域分布与我国整车产能分布相适应,也逐步形成了长三角、中部、珠三角、环渤海、东北和西南六大零部件产业集群。
此外,由于我国的商用车产业集中度高,头部企业优势显著,因此,零部件企业也主要围绕少数几家整车厂配套,使得商用车零部件企业更大程度上呈现出客户集中度高的特征。头部商用车企业研发生产和研发投入相对更大,在生产经营方面具有更强的资源获取能力,其市场集中度将慢慢的升高,从而给为之配套的零部件公司能够带来持续稳定的业务机会。
根据最近 5 年平均值看,我国商用产销量占全国汽车产销量的 16%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22 年我国商用车销量 330.05 万辆,其中货车 289.3 万辆,占比87.67%,是商用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货车作为国民经济生活重要的生产资料,大范围的应用于公路货运、工程建设、城市物流及国防事业,其发展与国民经济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对人员和货物的交通运输需求极大,2022 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货物运输总量 506.12 亿吨,其中公路运输量 371.19 亿吨,占比 70%以上,而公路货运周转量中 95%以上由货车承担③,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服务型支撑作用。
我们国家的经济政策具备长期稳定性,供给侧改革、新旧动能转化持续推进,生产力得到逐步释放,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经济政治环境稳定,公路货运量将稳步提升,为商用车尤其是货车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商用车受国家基础投资建设和产业政策影响较大。2015 年以来,受基建投资和物流行业增长、《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环保政策影响,我国商用车产销量迅速增加。2020 年,受国六标准实施、治超加严以及基建投资等因素拉动影响,我国商用车市场再创新高,产销量分别达到 523.12 万辆和513.33 万辆,同比增长 19.97%和 18.70%,但也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透支了需求,叠加经济提高速度放缓等影响,2021 年下半年商用车销量出现下滑,当年销量 479.33 万辆。2021 年下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提高速度放缓、商用车国五国六标准切换,以及俄乌冲突导致原油价格会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等多方面坏因叠加影响,商用车新车需求短期锐减,2022 年降幅达 31.87%,降幅较大,但仍实现了 318.45万辆的销量,展现出我国商用车市场强大的经济韧性。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商用车购置需求将得到释放,长久来看,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运输业等行业持续增长带动下,商用车市场随国民经济发展整体会呈现增长态势。
虽然我国商用车产销量远低于乘用车,但商用车作为生产工具,相比乘用车,具有使用频率高、行驶里程远的特征。出于安全考虑,国家对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商用车引导报废,其中微型货车行驶 50 万公里、中轻型货车行驶 60万公里、重型货车行驶 70 万公里之后,需要强制报废,大型货车通常三至五年就需要更新重置。截至 2021 年 6 月底,我国商用车保有量已突破 4,000 万辆,从而带来大量的汽车更新需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商用车市产销量仍将保持在 430~450 万辆的水平。
此外,中重型商用车整车自重通常是普通乘用车的数倍以上,价值通常也相对更高,普通乘用车单车价格平均在 15 万元左右,而中重型商用车一般在20 万元以上,因此商用车孕育的零部件业务机会也更多。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商用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调查与研究及发展的新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第三章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商用车零部件所属行业2023-2029年规划概述
第五节 2017-2022年商用车零部件行业财务能力分析与2023-2029年预测
第六章 POLICY对2023-2029年我国商用车零部件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第九章 普●华●有●策对2023-2029年商用车零部件行业产业体系调整分析
第十三章 普●华●有●策对2023-2029年商用车零部件行业投资前景展望
第十四章 普●华●有●策对 2023-2029年商用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交通气象环境监视测定设备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交通气象环境监视测定设备:恶劣天气下的行车安全保障
港澳宝典最旧版V
国鸿科技交通指挥设备专利获批:实现红绿灯故障报警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