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晚间,东港股份(002117.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同比下降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3.4%,终结连续三年增长态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一下子就下降21.3%。
尽管公司全年业绩承压,第四季度却展现出强劲复苏动能,单季营收4.02亿元同比增长26.2%,净利润7760万元同比激增174.9%,显示公司在年末冲刺中有效提振市场信心。然而,传统票证印刷业务萎缩、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下滑及应收账款高企等挑战仍待破解,新业务如智能卡、数字化服务的增长能否对冲传统业务压力成为关注焦点。
2024年东港股份整体业绩呈现“前低后高”的V型走势。前三季度受传统业务拖累,净利润同比下滑40.61%至8022万元,而第四季度凭借市场策略调整与新业务发力,单季净利润接近前三季度总和,创近年同期新高。这一逆转背后,既有年末客户集中结算的季节性因素,也得益于公司在智能卡、数字化服务等新兴领域的突破。作为公司重点培育的增长点,智能卡业务表现亮眼,全年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20.03%。该业务已覆盖全国主要商业银行,并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第三代社保卡服务,在政务民生领域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档案存储与电子化服务,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业务附加值,相关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在技术服务领域,东港股份研发的政务机器人、党建数字人等AI产品逐步落地,获得政府及企业客户认可,标志着公司从传统印刷企业向“印刷+科技”双轮驱动的转型迈出实质步伐。
财务结构方面,东港股份现金流表现稳健,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61亿元,同比增长28.9%,显示主营业务回款能力增强。尽管净利润微降,公司仍保持稳定分红政策,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含税),合计派现1.1亿元,现金分红率达70%,体现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年报数据揭示了东港股份面临的深层挑战。传统印刷类业务持续承压,受纸质票证需求下降影响,核心的票证印刷业务收入同比下滑,产品毛利率承压。公司坦言,随着数字化进程加快,银行、税务等领域的纸质票据市场规模逐年缩减,导致传统业务盈利能力降低。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32.0%,较上年微降,其中印刷类业务毛利率下滑尤为明显,显示传统板块在成本上升与需求萎缩的双重挤压下举步维艰。扣非净利润大幅度地下跌21.3%,暴露出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非经常性损益大多数来源于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剔除后核心业务盈利压力加剧。分季度看,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仅7340万元,同比下降43.37%,反映传统业务在年中遭遇阶段性低谷,尽管四季度通过费用控制与新业务冲刺实现短期改善,但全年主营业务“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未根本扭转。
应收账款高企暗藏风险。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达2.28亿元,占全年净利润的144%,较上年末增长23.15%。前三季度应收账款占净利润比一度超过160%,显示客户结算周期延长或信用政策放宽,可能对未来现金流及坏账准备计提形成压力。此外,公司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88.13%,主要因购买打理财产的产品未到期,短期流动性面临考验。
面对传统业务天花板,东港股份在年报中明白准确地提出“技术驱动、创新转型”战略,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领域进军。一方面,公司推进生产模式集中化改革,通过自动化升级提高印刷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在个性化彩色印刷、商业标签等细致划分领域挖掘增量市场;另一方面,加大对智能卡、电子票证、区块链应用等新业务的资源倾斜,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多项AI有关技术进入商用阶段。在市场拓展上,公司依托全国30多个省市的服务网络,深化与政府、金融机构的合作,将智能卡与档案电子化服务打造成新的增长极。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票据印刷及智能卡需求,试图突破国内市场瓶颈。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公司研发的政务机器人已进入北京车管所、博物馆等场景,未来有望在智慧政务领域打开更大空间。然而,转型成效尚需时间验证。2024年覆合类业务(含智能卡)收入占比仅16.5%,短期内难以完全弥补传统业务下滑缺口。行业竞争方面,印刷行业集中度低,低价竞争加剧,而智能卡领域面临同方股份、航天信息等巨头的挤压,技术壁垒与市场占有率争夺仍具挑战性。
年报发布后,东港股份股价出现短期波动,3月31日收盘报14.92元,换手率达9.82%,显示市场对其业绩分化存在分歧。尽管全年净利润微降,但四季度强劲反弹及智能业务增长获得部分机构认可,有分析指出公司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布局具备长期价值,尤其是政务信息化、智慧民生等领域的政策红利有望持续释放。财务稳健性仍是公司重要支撑。截至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28.16%,维持较低水平,流动比率2.05,速动比率1.79,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充足。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8.98亿元,远超6.51亿元的融资总额,分红融资比达2.92,体现了对投入资产的人的长期回报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