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老牌工业机器人企业今日就发布了两款工业人形机器人,它们依托灵敏度极高的仿生手臂和语音大模型,突破了传统工业机器人“固定工位、单一功用”的限制。
其间一款机器人搭载了语音大模型,全身有27个关节,可担任分拣、拼装、上下料,尤其是非标件、跨产线的灵敏工作。另一款机器人适用的场景是物流转移,凭仗升降才能,能进入狭小的货架空间,装备的灵活手,则能抓起一卷布料、一个线筒。
现在,在轿车、新能源、半导体等范畴,大规模刚性自动化已老练,但大多数都是固定工位、单一功用;向人形进阶,具有更强壮的“手”和“脑”的结合,就能习惯产线切换、小批量定制等柔性出产环境,而且可完成安全交互。